课文

推  敲

 

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。一天,他骑在驴背上,又琢磨起自己新写的诗句:“鸟宿池边树,僧推月下门。”他觉得“推”字用得不够妥当,但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字来。

贾岛一边想,一边做着推门、敲门的动作,不知不觉挡住了大官韩愈的轿子。韩愈问:“你为什么拦我的轿子?”贾岛回答说:“我正在琢磨诗里用哪个字好,无意中冲撞了大人。”

接着,贾岛就把诗说给韩愈听,并说拿不准是用 “推”好还是用“敲”好。韩愈是大文学家,听了以后很有兴趣地思考起来。 过了一会儿,他对贾岛说:“还是用“敲”好。你想想,在月光明亮的夜里,四周静悄悄的,一个僧人‘得得’地敲着庙门,这情景不是很生动吗?”

于是,贾岛将“推”改成了“敲”。后来,人们把写诗、作文斟酌字句叫做“推敲”。

 敲  琢  磨  宿  妥  官  轿  拦  撞  庙